最新《科学》:吃货的养成,离不开朋友的“安利”
   来源:网络     2019年06月14日 17:53

文:学术经纬
来历:学术经纬(ID:Global_Academia)

吃,仍是不吃。这是个问题。

瑞士日内瓦大学(University of Geneva)的神经科学家们研讨了小鼠挑选食物时的神经活动,发现大脑在这个问题上做出的决议,深刻地遭到火伴的影响

他们发现,小鼠与首要尝鲜的火伴互动之后,开端测验曩昔不吃的东西,而脑中与食物挑选有关的神经网络也发作了改动。

这项研讨成果登上了最新一期《科学》。

为了了解食物挑选是怎样构成的,Christian Lüscher教授与其搭档首要利用了一个有味道的动物试验范式

他们给小鼠预备了两种“香馥馥”的食物,一种里边放了百里香(thyme),这是啮齿动物们天生就喜爱的香料;

另一种里边放了孜然(cumin),是天然情况下啮齿动物简直不会去吃的香料。

毫不古怪,在面临气味生疏的孜然时,稳妥起见,小鼠做出了不吃的决议,依据先天偏好更多地挑选百里香。

接下来,研讨者在小鼠集体中训练了一个试吃者,先给它吃上一顿掺孜然的鼠粮,让它学会赏识这种新味道。

随后,他们让这只 “第一个吃螃蟹的” 小鼠和火伴触摸。

短短半小时的沟通时刻,试吃者的交际影响力却十分显着:

到了第二天,与试吃者触摸过的小鼠现在面临两份加香料的食物时,改动了偏好,对孜然也显现出了品味的爱好。

也便是说,在前一天互动时,经过气味分子,试吃者和其他小鼠之间有用传递了关于食物“能吃”的信息。

▲两只小鼠经过了30分钟的沟通(图片来历:日内瓦大学;Credit:Laboratoire Lüscher)

在两只小鼠沟通的背面,研讨者想知道被“安利”成功的动物大脑中发作了什么。

曩昔神经科学家们现已知道,大脑中被称为“梨状皮质”(PiC)的区域担任编码气味信息,伏隔核(NAc)的神经元活动性与进食行为有关。

但这些脑区之间的神经衔接怎样传递嗅觉信息,又是怎样做出吃不吃的判别,详细机制却不清楚。

所以,Lüscher教授与搭档们选用了多种示踪分子来符号参加这个进程的神经元,监测它们神经活动的改变。

他们注意到,前额叶皮层,也便是一般参加决议计划的脑区,起到了重要效果。

这个区域的神经元接纳来自PiC的信息,并向NAc投射

两只小鼠沟通气味后,从火伴那里闻到新气味的小鼠,前额叶皮层的神经元活动呈现增强。

为了证明这一神经网络的效果,研讨人员做了进一步的试验:

打断这个神经网络的信息传递,看看会发作什么。

为此,他们选用化学遗传技能,特异性地按捺了从PiC到前额叶皮层的神经百货。

成果,这些小鼠们虽然仍是会与试吃过孜然的火伴进行互动,但它们好像并不能了解火伴传达的信息。

▲按捺特定的神经百货后,小鼠没能从火伴那里学到孜然“能吃”的新信息(图片来历:Science)(((0)))

这个成果不只阐明动物与食物的联系遭到了交际互动的影响,研讨者以为,从中还能够协助咱们了解更广泛的与交际有关的学习机制。

究竟,无论是小鼠仍是人类,从集体同伴那里学习新信息来协助自己适应环境都是十分重要的生存能力。

— The End —

参考资料[1] Michael Loureiro eta al., (2019) Social transmission of food safety depends on synaptic plasticity in the prefrontal cortex.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aw5842[2] When social interaction helps you choose your food. Retrieved Jun.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9-06/udg-wsi060719.php
简介:学术经纬(ID:Global_Academia),第一时刻送上生命科学重磅学术新闻。
责任编辑:Spencer 我厌烦蚊子

小鼠 同伴 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