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对新冠肺炎的十个最新判断!关于疫苗、后遗症、“复阳”病人,他这么说……
   来源:网络     2020年04月15日 08:53

目前,虽然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相对得到控制,但输入性病例潜在风险仍然存在,加上复工、复产、复学的到来,国内疫情是否会迎来第二波大爆发?目前新冠肺炎药物和疫苗研究进展如何?如何看待中药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是否会有肺部后遗症?新冠肺炎是否会像流感一样,和人类长期共存?

4月14日晚间,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接受媒体专访,回应网友关注热点问题。

做好防控不会再出现疫情暴发

局部少量感染不可避免

钟南山表示,经过前一阶段将近三个月的积极防控,我们国家采取非常强力的抑制政策,现在国内传播基本没有或者很少。中国处于联防联控的情势下,自己产生新的病人以及传播降到最低,现在的问题是在国外,中国以外的很多国家,包括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现在的疫情比较严重,患者继续增多。这些人凡是有交流,就有可能重新发生一些疾病。风险是永远存在的,我们不可能没有交流,现在国内国外很大的差距,国外病例还在增加,接触人群感染存在的几率很高,入境以后可能会有传染,要避免出现群体性的暴发。

钟南山说,目前群防群控,大家都有了自我的防护意识,比如聚会、在小的地方开会等,我们都有明确规定。按照这样的规定,即使有一个或者几个感染,一旦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就不会出现像第一波那样的暴发,局部有少量的感染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复工、复产、复学,钟南山表示,现在大多数地方已经复工、复产了,复学很快要开始了。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房间里面有很多人群聚集,当然很值得警惕。“再加上我们各方面的自我保护,我自己的看法,产生比较大的互相传染机会不大。最后可能面临着外来输入的传染风险,风险不等于现实,如果能够做到原来那一套积极的防控,保持距离,平时不参加集会等情况,我想不应该产生比较大的疫情。

中国的联防联控机制

对新冠肺炎疫情控制有借鉴意义

国际上新冠疫情的态势,各国都有不同的防范措施,在中国之前的疫情防控经验中,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

钟南山表示,一般对于突发性的传染性疾病,如果不管它,就会造成像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一样,有上千万的人死亡,感染更是不计其数,他们根本没有防护,也没有隔离,造成了这种情况。

钟南山说,“应对这种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抑制;二是舒缓。”

他表示,抑制就是想尽各种办法,一方面把疫区封闭起来,另外在疫区之外进行联防联控。做到早防护、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只要做到这几条,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一些国家采用了舒缓的办法,早期先不管疫情,谁那里出现症状就去看,没有症状就不管,照样有不同程度的聚集。当疫情暴发后,会造成很多问题。包括缺乏医疗资源,病床不够,医生病倒了,造成这个国家非常被动。

钟南山表示,中国非常坚决的采用第一个办法——抑制。

中国积极封堵疫情最高的地方,不要让新冠肺炎疫情往外扩展。虽然肯定不能完全封堵,但从社区做起,自我防护、保持距离、居家,做好自我防护,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相比于SARS

新冠肺炎康复后肺纤维化程度较轻

对于治疗后的新冠患者来说,会不会产生一些后遗症,类似肺纤维化等等?

钟南山表示,在自己的印象里,接触了一些治疗后康复回家的病人,和17年前的SARS比起来,肺的纤维化程度比较轻,特别是康复的过程当中,纤维化改善恢复比较快,消失比较快一些。

钟南山说,现在患者康复的时间比较短,只有三四个月,以后还需要复查。我们做过一部分病人的肺功能检查,总的来说肺功能有一些下降,特别是弥散功能,在肺泡里面利用氧的功能,他要通过屏障,毛细血管、非泡膜,到肺泡里面通过屏障,气体交换的功能下降了一些。

“但是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恢复,所以我不认为新冠肺炎恢复的大多数病人会有很明显的肺部后遗症。”钟南山说道。

真正解决新冠肺炎病毒传染问题

要靠疫苗

新冠病毒会不会较长时间和人类共存?对于公众而言,要做好哪方面的准备?对于社会卫生和医疗体系而言,又要做好哪方面的准备?

钟南山表示,新冠肺炎病毒的特点是经过变异已非常适合在人体里生存和传播,它的传播力很高,比SARS、MERS、流感都高。将来会不会变成像流感这样?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目前看起来还不行,因为现在的病死率很高。所以我们指望的是疫苗。

钟南山说,国内、国外都在加快研发疫苗,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绝不能靠自然免疫,人群里面60%以上感染以后逐渐产生免疫力,不能靠这种自然的方法,因为付出的代价太大,死亡的病人太多,要靠疫苗。现在新冠肺炎病毒,一方面看它自然的演变,另一方面也要看我们对它的防止情况。现在说它会变成流感为时太早,估计还不会。一般呼吸道的疾病到了夏天就会减少,到了秋天会不会再来?没有办法断定,会不会到明年再来?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非常积极的发展针对性疫苗的原因,因为目前看起来,新冠肺炎的病毒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突变,用疫苗还是有效的。

治疗新冠肺炎比较有效的药物

目前看有两个

针对目前药物研究和疫苗研究有何进展的问题,钟南山表示,相当大的进展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一篇很多个国家联合做的研究,在疫情开始阶段,美国吉利德公司研发的瑞德西韦,当时认为瑞德西韦有效,但做得不够。13日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最新报告,研究了53个重症病人,发现它的有效率能够达到68%,也就是说重症病人原来病死率差不多是50%,用了药以后可以降到18%,那是相当大的成绩,这是比较有效的。

钟南山说,中国做了不少尝试,目前看克力芝效果并不是太明显,我们对氯喹做了一些研究,发现氯喹的确对新冠病毒肺炎是有效的,平均病毒转阴的时间是4天,对照组是8、9天,这个症状改善是非常肯定的,我们很快就要发表,这也是很有效的办法。到目前为止,真正作为药物来说,这两个看起来比较肯定。

中药对新冠肺炎的疗效

要用现代循证医学方法证明

包含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在本次疫情中研发出了很多处方、方药、成药、治疗方案等等,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很多异议,传统医学对新冠肺炎防控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钟南山表示,新冠肺炎从中医来讲主要症状是热和湿,主要是温热、湿热。它有很多症状,比如咳嗽、发烧、无力甚至腹泻等等,中医药对这些症候的治疗一般是有效的。

据钟南山介绍,中药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过程中一开始就介入了,它是有些效的。现在用了很多中成药,有辨证论治的参与,看起来有一定效果。但钟南山还是非常强调一些中成药要用现代医学的办法进行认真的考察。

“我们实验室发现连花清瘟虽然对抗新冠病毒肺炎比较弱一些,但是由新冠肺炎引起的组织细胞炎症的损伤,它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这是从基础的研究中发现的问题。”钟南山说。

钟南山进一步解释,连花清瘟对减轻发烧,减少呼吸道咳嗽症状,加快恢复都有效。对于病毒的转阴率和对照组相比,它有缩短的倾向。对减轻发烧,减少呼吸道咳嗽症状,加快恢复都有效。对于病毒的转阴率和对照组相比,它有缩短的倾向。我们认为,对于轻症和普通型,连花清瘟就被证明有效,不光在国内,在国外也可以推广。

钟南山透露,对重症也使用了血必净,血必净主要是活血化瘀的方子,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对重症肺炎有效,对新冠肺炎是否有效,也需要一些循证医学的证据。我们现在正在总结,初步看起来它也是有效的,减少了病死率。

钟南山表示,中医和西医治疗是否有效,不能凭印象,一定要用现代循证医学的方法来证明,有效就要推广。在中国它是常用的药物,新冠肺炎是新问题,是否有效要证实。对国外来说就是一类新药,你证实它有效国外也可以推广。

“复阳”病人大多数不会传染

有待持续观察

主持人提问,多次核酸检测阴性之后转阳的病人是否普遍存在?如面对这种病例应如何应对?复阳之后的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复阳后的病人是不是很难完全排除这个病毒?

钟南山表示,首先可以这样说,在临床治愈的病人里头有一小部分存在这个情况,核酸检测是阴性的,后来又出现阳性情况。从我们现在所有掌握的资料看起来,还要做一些检测,比如说检测血清里的抗体,比如它产生了大量的保护性抗体IgG,对病人本人来说即使查出来是阳性的核酸,但他不会再感染,因为他身体产生足够多的IgG。就像得了流感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不会再得流感,因为产生了抗体,有抵抗力。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这个可能相对少一些。在大便、粪便或者上呼吸道又检测出阳性,这对绝大多数病人应该是一个核酸的片断而不是病毒。因为有人做过观察,对样本进行培养,发现培养不出病毒。说明病毒死了,已经不存在感染,它只是有核酸的片断可以检测出阳性,这是大多数情况。

有很少数的情况是这个病人并没有康复,可能他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有很多合并症。在这种情况下,他发烧退了,检查上呼吸道是阴性,但实际上他没有好,过一段时间就出现阳性,这个情况还是可能存在的。所以出院之后14天还要紧密跟踪他,另外注意他的周围,会不会有传染性。我们临床观察发现,他传染给别人的几率不太高,他本人绝大多数不会再感染,他会不会传染给别人?大多数不会。当然因为我们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还不够,我们还要持续观察,观察他本人,也观察他周围的人。

并不是疫情来了或者地震来了

医生才是白衣天使

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一共发动了接近13万医务人员集中优势,驰援武汉。很多驰援医护,放下了团聚,放下了家庭,到底是什么意志支撑住这些英雄?

钟南山回应,救死扶伤是医生最基本的天职。治病救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国自古的美德。中国的医生从来都是白衣天使,并不是疫情来了或者地震来了才是白衣天使,他的本性没有改变。

钟南山说,我的感觉中国的医生绝大多数都是负责任的,都是为病人着想的。一旦出现新冠肺炎这种情况需要医生的时候,比如在广东,只要提出来,号召大家去武汉大家会纷纷响应。国外有几个疫情严重,而且形势比较动荡的国家,比如伊拉克、伊朗。提出支援以后医生们二话不说就去了,说明我们中国医生最根本的素质,大多数都是非常负责任的,尽责的。

钟南山表示,“中国医生都是好样的。”

公信力来自于讲实话

掌握、认识了多少就讲多少

医务人员如何塑造公信力,让医患之间保持信任感?

钟南山表示,公信力来自于你讲的是不是实话,你讲的是否和实际情况符合,如果每一次都符合,都是实话,自然而然大家更相信你,在这种情况下,可能要更加注意讲话。也就是说你掌握了多少、认识了多少就讲多少,不要做大胆的预测或者没有根据的评估,这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一些科普,要用比较严肃的态度对待,不要信口开河或者听风就是雨,因为这样很容易误导,这就是我最基本的出发点。

体育运动要变成像吃饭、睡觉一样必须的活动

直播还邀请中国女排前任队长惠若琪参与互动提问,钟南山分享了运动健身心得。

惠若琪提出,您曾经在全运会获得400米栏的冠军。在经历了非常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之后,转变成日常的生活,您是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怎么把体育锻炼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来面对挑战?

钟南山说,“我一直关注中国女排的比赛,女排精神对我鼓舞很大。”

据钟南山介绍,他年轻的时候喜欢竞技体育,在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上的400米栏项目中打破了当时的记录。他在年纪大了以后很少参加竞技体育,但是钟南山形成了一个习惯,喜欢体育活动。

在他看来,体育运动要变成像吃饭、睡觉一样必须的活动。

钟南山说,我年轻的时候喜欢跑步,也喜欢打球,后来年纪大了,还是坚持跑步、快行,健身等运动。

他透露,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根据实际的情况,他选择了在室内骑自行车,室内健身等体育运动。

“坚持体育运动,一般在三四十岁,锻不锻炼感觉不会很大,到了五十岁,六十岁,你就会感觉有区别。当然到我这个年龄,就有更明显的区别。”钟南山说道。

南山 肺炎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