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感恩自己的孩子吗?
   来源:网络     2020年04月21日 20:53

前日,因女儿不认真写作业,母亲被孩子气坏,带孩子“跳海”教育孩子的新闻登上热搜。

这类新闻也层出不穷,尤其是疫情期间,家长孩子大范围接触,矛盾会更加突出和不好调和。作为心理人肩扛社会责任,关于亲子关系一定要说两句。

老子说:圣人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不仅是圣人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我们普通人,都是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

君不见父子两个人,一大一小,他们的背影是何其的相似。

有哪位父亲是专门儿像教模特一样的教过孩子怎么走路呢?没有的话,他们的背影如此相似,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发呢?这便是不言之教。

孩子的潜意识,天生植根于父母。父亲的一言一行,孩子不用刻意学习就可以完完全全的,几乎分毫不差地学到自己的身体里去。

从这个角度上说,父母如果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的话,要看自己。这时孩子的作用就相当于老天爷赐给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们是来帮助父母看到镜子照见自己。

我们可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开始进行反省和自我成长的调整。

当你做到了,一般的话孩子不用去教育他自然也就能做到了。因为镜子只会忠实的反应你的状态。

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我们就会拿着画笔往镜子上画自己认为对或者满意的样子。每当这时镜子变脏了,我们也会更失望。

你会感恩自己的孩子吗?镜子里的我们衣冠不整,不要砸镜子,将衣服穿好就是了!

如此说来,观察孩子本身就是自我成长和帮助孩子变好的绝佳共赢方式。那么孩子具体行为的解码就成为了用这种方式修行的非常关键的,一个点。

比如说孩子没有专注度把一幅画画完,有可能揭示了做父母的内心焦躁不安的状态。

比如孩子喜欢打人,揭示了父母喜欢用打他的方式跟他互动,同时父母在自己的生活中压抑的愤怒。

当然还有一些可以直译,一些镜子所呈现的状态可以直接被我们翻译过来。

比如孩子在社交中比较羞怯,表示了我们成人内心被掩埋和隔离的羞怯。可能在表面上我们待人接物非常坦荡大方,而实质上,我们是硬撑着的,内心是羞怯的状态。

我们知道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当你有两个鸭蛋,你不可能给孩子三个。

而往往在教育孩子上,我们经常会忘掉这个客观事实。有些家长会说,我已然这样了,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再这样了。这句话里透露出对自己的失望和对自己的放弃,同时能看到自己的幻想。

幻想着一个成人无法做到的事情,让一个幼小年龄的孩子完成你都完成不了的事情。

不仅如此,还要让这个幼小年龄的孩子,在你的熏陶和渲染下,活出完全不同的人生。说出来我们都感觉到这些想法,滑天下之大稽,然而我们好多的时候确实就是这样做的。

你会感恩自己的孩子吗?爱孩子先从爱自己开始。

我们要做的是重拾对自己的信心、重新爱自己,脚踏实地去改变自己,让自己活得更好,活得更美丽。抓住身边的所有能帮助自己成长的资源,去让自己绽放。

比如说,家里的这面小镜子就是我们成长的晴雨表和资源。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小家伙对我们总是不离不弃,不管我们做的再糟,他们也是唯一在我们身边的人。从这个角度讲,孩子确实是上天赐予我们人格成长的绝佳礼物。

关于爱。成熟的我做了父母会爱孩子,幼稚的我,做了父母我也会爱孩子。只是爱的方式不同,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楚。

如果黄河水是爱,黄河水不在河道里行走以这样的方式去爱,会荼毒沿岸的孩子们。

中国人自古之道,有天道、地道和人道。甚至我们知道,盗也有道。连盗贼都有道。

何况我们对孩子的爱呢?所以我们推出一个原则:合道的爱催生健康的人格,违道的爱结出痛苦的果实。

当代孩子的发展主线是通过无为的人格的渲染影响和有为的基本功能的训练组成的。 除了训练孩子社会生活的最基本技能外,我们做父母的真不用再有为教他什么了。

也就是说,训练孩子最基本的社会生活技能,是有为的。而其他的本领的掌握,是通过一起生活的耳濡目染,通过行不言之教而达到的。

无为的部分只需要成长我们自己,当孩子有了困惑自然就会问我们,我们很自然的把自己所知的跟孩子分享互动,就OK了。

无为的部分需要父母自我成长,有为的部分需要我们做父母的系统的学习。这部分的学习要在准爸爸妈妈的阶段就要开始了。

从胎教、幼儿的运动技能、手眼协调能力的开发、再到生活自理能力、还有家庭责任担当,有对时间的把控以及到青春期性的教育,安全教育等等……这一部分的属性,后期我会出一个类似《有为教育》的系列文章,跟大家分享。

欢迎大家留言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想理解更多心理学走进生活,请点赞+关注心理咨询张灿东,听心灵故事,让心理学温暖人生,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文:张灿东

责任编辑:殷水

孩子 文章 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