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新华社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第十七条明确指出,不断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医保支付与招标采购价格联动机制。加强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深入开展药品、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专项治理。打击高价药——新一轮药企查账或在不久后开始。
《意见》第十三条指出,出台并落实医疗卫生行业诊疗标准,逐步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完善并落实临床药师制度、处方点评制度,强化临床应用和评价等标准规范运用。
通知明确,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建立和完善日常巡查、专项检查、飞行检查、重点检查、专家审查等相结合的多形式检查制度,明确检查对象、检查重点和检查属性。
对众多上市药企而言,查账的重心是核查销售费用,而高销售费用是医药行业的普遍特征。在这个背景下,医药行业的黑天鹅事件频频发生,已有一些上市公司先后被查出不同程度的财务造假,引发市场震动。
某种程度上,药企不规范的销售行为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除了对医药行业的财务进行范围广、力度大、进展快的财务核查外,引入信用评级、失信惩戒机制,则意味着对药品回扣等一系列行业乱象的深度整治已经正式开始。
财政部医保局等联合对药企上下游单位实现穿透式监管,全面理解药价构成,摸清药企真数据、真成本,查明大额资金流向后,药企如何应对税务查合同 、查发票、查上下游、查资金流、成本费用名目转化多扣除、差旅费用、保证金、抵押金等其他应付款科目、关联方转移定价、药企虚假交易、大量私人费用、注销、外调协查等穿透式稽查?